本搜索仅限馆内网络查询
    首页 > 专题 > 国学经典
    修身
    发布日期:2019-05-27 13:55:58  作者:  来源:百度百科
     
    QQ截图20190528085954_副本.jpg
    修身,是指修养身心,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,博学于文,并约之以礼。修身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,并不是看了些圣贤书就成为甚至超越圣人了。至于那些无助于个人陶冶情操、慷慨意志的杂学,不但无益于修身,还会让人自高自大,自认为无所不知,夸夸其谈。也就是说一个人即便学了再多的学科,看了再多的书,却没有办法约束自己的言行以符合礼仪的规范,使自己的身心受益,帮助他人成就善道,那所学则无非是“水月道场,梦中佛事”。修身的本质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,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,用诚心、仁爱、谦卑的情操来祛除掉思想中的杂质,对治那些令我们轻浮、骄傲、自大、邪僻的外因、内因。修身最切实的办法就是择善而交,通过善友相互勉励来增长德行,培养志趣,用最朴实无华的态度切磋关于仁爱的学问。一定要远避世俗的虚谈,那些好卖弄学问的、巧言乱德的、文过饰非的,还有诸如攀比、争竞、夸耀、淫词、妄语、戏笑都要远离,这些事物唯有叫人败坏。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”,古人学习是为了丰富完善自身的人格,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而不逾越事理。今人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卖弄学问,于自身的人格修养毫不相干,反而令人生厌。为学过程中千万不要退却,总要好学不辍,仰慕圣贤的人格和智慧,细心考究他们为人的结局,开辟出的人生境界,和留给后世的遗产。日积月累,生命的善果就会渐渐成熟,不至于华而不实,所学仅止于口谈而无实质了。
     
    作品名称
    修身
    外文名称
    cultivate one's moral character
    拼    音
    xiū shēn
    注    音
    ㄒㄧㄨ ㄕㄣ
    出    处
    礼记·大学》
    基本意思
    陶冶身心,涵养德性,修持身性。

    词语概念

    编辑

    基本信息

    【词目】修身
    【拼音】xiū shēn
    【注音】ㄒㄧㄨ ㄕㄣ
    【英文】cultivate one's moral character

    基本解释

    陶冶身心,涵养德性,修持身性。
    如:詹瀛生《题载敬堂》楹联:“载福绥仁惟造福;敬身有道在修身。”

    引证解释

    陶冶身心,涵养德性。儒家以修身为教育八条目之一。
    元稹《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》:“慎独以修身,推诚以事朕。”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真假堂吉诃德》:“意思其实很明白,是要小百姓埋头治心,多读修身教科书。” 参阅《礼记·大学》。 [1] 

    相关文献

    编辑

    墨子修身

    君子战虽有陈(2),而勇为本焉;丧虽有礼,而哀为本焉;士虽有学,而行为本焉。是故置本不安者,无务丰末;近者不亲,无务求远;亲戚不附,无务外交;事无终始,无务多业;举物而暗,无务博闻 [2]  
   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,必察迩来远,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。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,此以怨省而行修矣。谮慝之言,无入之耳;批扞之声,无出之口;杀伤人之孩(3),无存之心,虽有诋讦之民,无所依矣。
    故君子力事日强,愿欲日逾,设壮日盛。君子之道也:贫则见廉,富则见义,生则见爱,死则见哀;四行者不可虚假,反之身者也。藏于心者,无以竭爱;动于身者,无以竭恭;出于口者,无以竭驯。畅之四支,接之肌肤,华发隳颠,而犹弗舍者,其唯圣人乎!
    志不强者智不达;言不信者行不果;据财不能以分人者,不足与友;守道不笃,遍物不博,辩是非不察者(4),不足与游。本不固者末必几,雄而不修者,其后必惰,原浊者流不清,行不信者名必惰。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。功成名遂,名誉不可虚假,反之身者也。务言而缓行,虽辩必不听。多力而伐功,虽劳必不图。慧者心辩而不繁说,多力而不伐功,此以名誉扬天下。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,无务为文而务为察。故彼智无察,在身而情(5),反其路者也。善无主于心者不留,行莫辩于身者不立;名不可简而成也,誉不可巧而立也,君子以身戴行者也(6)。思利寻焉,忘名忽焉,可以为士于天下者,未尝有也 [2]  
    [注释]
    (1)本篇主要讨论品行修养与君子人格问题,强调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,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。篇中提出。“君子之道”应包括‘贫则见廉,富则见义,生则见爱,死则见哀’以及明察是非、讲究信用、注重实际等内容。(2)陈:同“阵”。(3)孩:毕沆云:“当读如根荄之荄。”(4)辩:同“辨”。(5)彼:借为“非”。情:为“惰”之形讹。(6)戴:同“载”。
    [白话]
    君子作战虽用阵势,但必以勇敢为本;办丧事虽讲礼仪,但必以哀痛为本;做官虽讲才识,但必以德行为本。所以立本不牢的,就不必讲究枝节的繁盛;身边的人不能亲近,就不必讲究招徕远方之民;亲戚不能使之归附,就不必讲究结纳外人;做一件事情有始无终,就不必谈起从事多种事业;举一件事物尚且弄不明白,就不必追求广见博闻 [2]  
    所以先王治理天下,必定要明察左右而招徕远人。君子能明察左右,左右之人也就能修养自己的品行了。君子不能修养自己的品行而受人诋毁,那就应当自我反省,因而怨少而品德日修。谗害诽谤之言不入于耳,攻击他人之语不出于口,伤害人的念头不存于心,这样,即使遇有好诋毁、攻击的人,也就无从施展了。
    所以君子本身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加强,志向一无比一天远大,庄敬的品行一天比一天完善。君子之道(应包括如下方面):贫穷时表现出廉洁,富足时表现出恩义,对生者表示出慈爱,对死者表示出哀痛。这四种品行不是可以装出来的,而是必须自身具备的。凡是存在于内心的,是无穷的慈爱;举止于身体的,是无比的谦恭;谈说于嘴上的,是无比的雅驯。(让上述四种品行)畅达于四肢和肌肤,直到白发秃顶之时仍不肯舍弃,大概只有圣人吧!
    意志不坚强的,智慧一定不高;说话不讲信用的,行动一定不果敢;拥有财富而不肯分给人的,不值得和他交友;守道不坚定,阅历事物不广博,辨别是非不清楚的,不值得和他交游。根本不牢的,枝节必危。光勇敢而不注重品行修养的,后必懒惰。源头浊的流不清,行为无信的人名声必受损害,声誉不会无故产生和自己增长。功成了必然名就,名誉不可虚假,必须反求诸己。专说而行动迟缓,虽然会说,但没人听信。出力多而自夸功劳,虽劳苦而不可取。聪明人心里明白而不多说,努力作事而不夸说自己的功劳,因此名誉扬于天下。说话不图繁多而讲究富有智慧,不图文采而讲究明白。所以既无智慧又不能审察,加上自身又懒惰,则必背离正道而行了。善不从本心生出就不能保留,行不由本身审辨就不能树立,名望不会由苟简而成,声誉不会因诈伪而立,君子是言行合一的。以图利为重,忽视立名,(这样)而可以成为天下贤士的人,还不曾有过 [2]  

    荀子修身篇

    《荀子·修身篇》原文
    见善,修然必以自存也;见不善,愀然必以自省也。善在身,介然必以自好也;不善在身,菑然必以自恶也。故非我而当者,吾师也;是我而当者,吾友也;谄谀我者,吾贼也。故君子隆师而亲友,以致恶其贼。好善无厌,受谏而能诫,虽欲无进,得乎哉!小人反是: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;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;心如虎狼,行如禽兽,而又恶人之贼己也。谄谀者亲,谏争者疏,修正为笑,至忠为贼,虽欲无灭亡,得乎哉!诗曰:“嗡嗡呰呰,亦孔之哀。谋之其臧,则具是违;谋之不臧,则具是依。”此之谓也。
    扁善之度--以治气养生,则后彭祖;以修身自名,则配尧禹。宜于时通,利以处穷,礼信是也。凡用血气、志意、知虑,由礼则治通,不由礼则勃乱提僈;食饮,衣服、居处、动静,由礼则和节,不由礼则触陷生疾;容貌、态度、进退、趋行,由礼则雅,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。故人无礼则不生,事无礼则不成,国家无礼则不宁。诗曰:“礼仪卒度,笑语卒获。”此之谓也。
   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,以善和人者谓之顺;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,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。是是非非谓之知,非是是非谓之愚。伤良曰谗,害良曰贼。是谓是,非谓非曰直。窃货曰盗,匿行曰诈,易言曰诞。趣舍无定谓之无常。保利弃义谓之至贼。多闻曰博,少闻曰浅。多见曰闲,少见曰陋。难进曰偍,易忘曰漏。少而理曰治,多而乱曰秏。
    治气养心之术:血气刚强,则柔之以调和;知虑渐深,则一之以易良;勇胆猛戾,则辅之以道顺;齐给便利,则节之以动止;狭隘褊小,则廓之以广大;卑湿重迟贪利,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,则劫之以师友;怠慢僄弃,则照之以祸灾;愚款端悫,则合之以礼乐,通之以思索。凡治气养心之术,莫径由礼,莫要得师,莫神一好。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。
    志意修则骄富贵,道义重则轻王公;内省而外物轻矣。传曰:“君子役物,小人役于物。”此之谓矣。身劳而心安,为之;利少而义多,为之;事乱君而通,不如事穷君而顺焉。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,良贾不为折阅不市,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。
    体恭敬而心忠信,术礼义而情爱人;横行天下,虽困四夷,人莫不贵。劳苦之事则争先,饶乐之事则能让,端悫诚信,拘守而详;横行天下,虽困四夷,人莫不任。体倨固而心埶诈,术顺墨而精杂污;横行天下,虽达四方,人莫不贱。劳苦之事则偷儒转脱,饶乐之事则佞兑而不曲,辟违而不悫,程役而不录:横行天下,虽达四方,人莫不弃。
    行而供冀,非渍淖也;行而俯项,非击戾也;偶视而先俯,非恐惧也。然夫士欲独修其身,不以得罪于比俗之人也。
    夫骥一日而千里,驽马十驾,则亦及之矣。将以穷无穷,逐无极与?其折骨绝筋,终身不可以相及也。将有所止之,则千里虽远,亦或迟、或速、或先、或后,胡为乎其不可以相及也!不识步道者,将以穷无穷,逐无极与?意亦有所止之与?夫“坚白”、“同异”、“有厚无厚”之察,非不察也,然而君子不辩,止之也。倚魁之行,非不难也,然而君子不行,止之也。故学曰迟。彼止而待我,我行而就之,则亦或迟、或速、或先、或后,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!故蹞步而不休,跛鳖千里;累土而不辍,丘山崇成。厌其源,开其渎,江河可竭。一进一退,一左一右,六骥不致。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,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!然而跛鳖致之,六骥不致,是无它故焉,或为之,或不为尔!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其为人也多暇日者,其出入不远矣。
    好法而行,士也;笃志而体,君子也;齐明而不竭,圣人也。人无法,则伥伥然;有法而无志其义,则渠渠然;依乎法,而又深其类,然后温温然。
    礼者、所以正身也,师者、所以正礼也。无礼何以正身?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?礼然而然,则是情安礼也;师云而云,则是知若师也。情安礼,知若师,则是圣人也。故非礼,是无法也;非师,是无师也。不是师法,而好自用,譬之是犹以盲辨色,以聋辨声也,舍乱妄无为也。故学也者,礼法也。夫师、以身为正仪,而贵自安者也。诗云:“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。”此之谓也。
    端悫顺弟,则可谓善少者矣;加好学逊敏焉,则有钧无上,可以为君子者矣。偷儒惮事,无廉耻而嗜乎饮食,则可谓恶少者矣;加愓悍而不顺,险贼而不弟焉,则可谓不详少者矣,虽陷刑戮可也。老老而壮者归焉,不穷穷而通者积焉,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,而贤不肖一焉。人有此三行,虽有大过,天其不遂乎!
    君子之求利也略,其远害也早,其避辱也惧,其行道理也勇。君子贫穷而志广,富贵而体恭,安燕而血气不惰,劳倦而容貌不枯,怒不过夺,喜不过予。君子贫穷而志广,隆仁也;富贵而体恭,杀埶也;安燕而血气不衰,柬理也;劳倦而容貌不枯,好交也;怒不过夺,喜不过予,是法胜私也。书曰:“无有作好,遵王之道。无有作恶,遵王之路。”此言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。
    题解
    第一段:叙说人们对善与不善应采取的态度,指出君子隆师亲友、好善不厌,因而能够取得成功。
    第二段:讲述什么是善以及致善的具体方法。文中指出通过修身使品德高尚是公认的善,而修身则必须在礼的制约下完成,即使具体的修养方法也离不开礼和老师。
    第三段:讲述是良好品德修养的意义。指出良好的品德修养可以使人轻视富贵权力,这样的人可以横行天下,转危为安。
    第四段:指出修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无论圣人、君子、还是士,要达到完满的境界,必须不休不辍。而深明法度真义,是修身的基础,依法度行事才能体现出修养的魅力。
    第五段:文中再次强调礼与师在修身中的重要作用,并指出君子的良好品德可以感召世人,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做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。荀子认为,君子是淡泊名利、深谋远虑、珍惜名誉、勇于为理想献身的人。

    《大学》第一章

    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    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  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
    其本乱,而末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
    翻译:
   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,在于让百姓仁爱敦睦、明理向善,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   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有坚定的志向;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;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;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;思虑周详才能够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    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,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。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,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。
   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,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;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;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,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;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,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;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,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;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,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;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、研究万事万物。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、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;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;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;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;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;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;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。
    上至国家元首,下至平民百姓,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。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,家庭、家族、国家、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。不分轻重缓急,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,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!
    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,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。

    论权者谋

    《论权者谋·修身篇》
    《修身篇》原文
    子曰:“虎兕出于龟玉毁于椟,忧在萧墙之内”。商汤亦云:“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”。故,权者欲达事,须四修其身:一修山容海纳之怀,二修纳谏如流之聪,三修贴律奉法之表,四修大中至正之性。容舟者,人必敬之;容川者,众必臣之;容天者,贤必瀚之。反亦,量浅者,人必怨之;量狭者,众必弃之;量嫉者,贤必敌之。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,水至清则无鱼,璧无瑕则不玉。修得山容海纳之怀者,当容人瑕疵而谋人贤长,容人疏失而助善贤能,容人傲愎而恩报贤勤,容人蜚语而矫取贤诚。一孔之隙,足沉豪舟;一针之坼,足崩盘石。是以,权者居高揽局必修纳谏如流之聪。古来胜败之君,多福于善谏,祸于恶谏。善谏者,其意图远难行而谋长,其言逆耳伤尊而利行;恶谏者,其意近利易作而断道,其言悦耳咏誉而逆行。然,偏于善者,顺赖其谏而制于人;偏于恶者,逆行大道而败于人。故,权者欲得谏之明,当以善不面许、恶不罢黜,凡事亲察以立己意而不制于人、不败于人。贴律奉法者,其下之众律己必严,严则行事井然而局不乱。上不表法则法不服众,上不循法则法不趋众;众不服则法不行,法不行则势不定;众不趋则事不谋,事不谋则业不立。上表则法行,法行则势定,势定则业谋;上循则众信,众信则事谋,事谋则业立。是以,权者当以身表法而服法于众、循事明法而驱众护法。老子有云:“以其无私,故能成其私”。大中至正之性者,赏罚擢贬之事必正,正则激人扬力而诸事尽,尽则万业通达而成其私。有道是:人不患寡而患不均。权者修得大中至正之性者,当以均幸平施、酬勤贫怠、擢能罢庸、断是明非、护善除恶。
    题解
    《论权者谋》是融合中国古今管理思想的管理学系统著作。《论权者谋·修身篇》主要对领袖魅力的培养进行系统论述,该篇强点:管理者要培养领袖魅力重在“四修其身”,既:要有宽阔的胸怀,要善于听取谏言,要有遵纪守法的表率,要有公正不阿的品格。

    经典释义

    “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……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(《礼记·大学》)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对一个有德之人的人生价值的最高、最完美的概括。要达到“治国”、“平天下”的至高境界,自然非常人所能及,但在自己的事业范围内,我们应当把它作为一种价值追求。而“修身”,则是做人的基本追求。
    儒家学说中的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无不与“修身”有关。修身,在《论语》中论述得尤其精辟,说一部《论语》半部论“修身”,丝毫没有夸大之嫌。所以,《论语》堪称教人修身的百科大典。日本也好,新加坡也好,香港也好,他们的学校将《论语》作为修身教材,绝不是应景之举,他们是有眼光的。
    修身,一是修德,二是修智,德才兼备,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。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。子曰:“弟子,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行有馀力,则以学文。”说的是,先要懂得“孝悌”、“谨信”、“仁爱”,然后“学文”,这就明白告诉我们,应以修德为先。“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”被称作中华伦理的“五常”,儒家倡导“仁、义、礼、信”旨在修德。走进《论语》,你会发现,修德之道无处不在。如“苟志於仁矣,无恶也。” “君子喻於义,小人喻於利。” 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 “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”已是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。《论语》还告诫我们,庄重、宽厚、诚信、勤敏、慈惠(恭、宽、信、敏、惠),乃人之“五德”。至于修智,《论语》不仅指明了学习知识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”的正确态度和“举一隅”而“三隅反”(举一反三)的学习方法,更阐明了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。孔子说过,即使“诵诗三百”,不能用于实践(“授之以政,不达;使於四方,不能专对”),又有何用(“虽多,亦奚以为”)?所以他主张读书人要做“躬行君子”。他还教导读书人,知识面不要狭窄,要广博,提出“游于艺”(就是要学习“六艺”: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)。
    由此可以看出,《论语》对修身的评价是相当高的。所以,自古以来,中华民族就遵循着这么一条古训: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(《礼记》)。学校是育人的圣地,修身,自然是学校的主要任务,无论师生,当“以修身为本”,学会做人。

    相关知识

    编辑
    修养身心
    指修养身心,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。道家、儒家、墨家都讲修身,但内容不尽相同。儒家自孔子开始,就十分重视修身,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。儒家的“修身”标准,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,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。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: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。修身是本,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是末。由此通过“反省内求”的方法,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,为其封建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培养人才。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;墨子则要求做到“志功合”兴利除害、平天下。

    古论修身

    编辑
    《礼记·大学》修养好自身的道德,管束好自己的家庭,从而治理好国家大事,使天下太平安定。
    ●人有恒言,皆曰:“天下国家。”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,家之本在身。
    《孟子·离娄下》恒言:经常这样说。本:根本。国家是天下的根本,家庭是国家的根本,而个人又是家庭的根本,所以个人自身的修养是基础。
    ●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
    《孟子·尽心下》守:奉行,遵守。修其身:培养自己的品行。平:太平。君子所奉行的原则,是修养自身而使天下太平。
    ●身不修则德不立,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,而况于天下乎。
    唐·武则天《内训·修身》不修养自身则道德不能确立,道德不确立而能够化育治好家庭的事很少有,更不必说治理好国家大事了。
    ●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。
    《礼记·大学》 欲:想。齐:整治。修:锻炼,修养。要整治好家庭,先要修养好自己。
    ●天下者,国之本也。国者,乡之本也。乡者,家之本也。家者,人之本也。
    《管子·权修》本:根本,关键所在。个人的道德修养,是治理好家庭以至整个国家的关键所在。
    ●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,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。
    北朝·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名实》修身:锻炼品德修养。令名:美好的名声。恶:丑。责:索求。妍:美。只有修身立德,才能获得声誉。
    ●源静则流清,本固则丰茂;内修则外理,形端则影直。
    《魏子》 江河的源泉洁净水流就清澈,树木的根牢固枝叶就繁盛;人自身修养好外部关系就融洽,形体端正则影子不会歪斜。
    ●立身者,立天下之大本也。
    宋·王艮《答问补遗》修养自身的道德,这是处世的根本。
    ●臣闻《大学》之道,自天子以至庶人,壹是以修身为本,而家之所以齐,国之所以治,天下之所以平,莫不由是出焉。
    宋·朱熹《癸未垂拱奏札》大学:书名。天子:旧时称国君。庶人:旧时称百姓。壹是:都是。齐:管理好。治:治理好。平:太平。莫不:无一不是。自身的道德修养是管家、理国、使天下太平的根本。说明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。
    ●行高者,名自高。……才大者,望自大。
    清·李毓秀《弟子规》品行高尚的人,他的名声自然高;有才能的人,他的威望就自然大。
    ●君子以道德轻重人,小人以势力轻重人。
    清·宋纁《古今药言·憬然录》轻重人:衡量人。君子从道德衡量人,小人则从权势衡量人。
    ●根本固者,华实必茂;源流深者,光澜必章。
    明·张居正《翰林院读书说》树根稳固,花果必然茂盛;源流深远,波澜才会壮观。比喻道德、学问的功夫深厚,才能有所作为。
    ●末流之竭,当穷其源;枝叶之枯,必在根本。
    明·叶子奇《草木子·杂俎篇》末流:下游。竭:干竭。凡事应从根本上找原因。
    ●默而成之,不言而信,存乎德行。
    《周易·系辞上》默默专注而有成绩,不事标榜而受人信用,这完全是由于德行。
    ●作德,心逸日休;作伪,心劳日拙
    《尚书·周官》心逸日休:心里舒坦,整天高兴。休,吉庆,喜。心劳日拙:费尽心机,反而越被动难堪。
    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止:表示确定语气。景行(xìng):高尚的德行。仰望着高山,效法着大德。表示对德高望重的人的敬仰。
    ●财不如义高,势不如德尊。
    汉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富有钱财不如道义高尚,有权势不如道德品行崇高。
    ●不患位之不尊,而患德之不崇。
    《后汉书·张衡列传》患:担忧,忧虑。不担心名位的不显要,而担心品德的不高尚。
    ●立事者不离道德,调弦者不失宫商。
    汉·陆贾《新语·术事》立:处理。弦:乐器上发声的线。宫商:古代分宫、商、角、徵(zhǐ)、羽五音。此泛指乐音。建立功业的人要有道德修养,正如调弦试音的人要懂得音律一样。
    ●道者,人之所共由;德者,己之所独得。
    宋·朱熹《朱子语录》谓道理、规律是人们所共同遵循的,品德、操行是通过自身的修养面获得的。
    ●君子之游世也以德,故不患乎无位;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,故患得患失,无所不为。
    宋·胡宏《胡子知言·好恶》游世:与世交游。德:德行。患:担忧。位:名位。势利:权利和利益。君子以德行处世,所以不计较个人之得失;小人以势利处世,所以患得患失,大胆妄为。
    ●德者事业之基。
    明·洪自诚《菜根谭》道德是事业的根基。
    ●通于天地者,德也;行于万物者,道也。
    庄子·天地》贯通于天地间人们的行为规范和事物特性的为德,支配着万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为道。
    ●仁义为友,道德为师。
    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以仁爱、道义为朋友,以道德为师友。
    ●道义重,则轻王公矣。
    荀子·修身》看重道义,那么就轻视王侯了。
    ●功高后毁易,德薄人存难。
    宋·王安石《寓言》功劳高大而后人把它毁掉非常容易,道德修养浅薄的人则难于在世上立足。
    ●德厚者流光,德薄者流卑。
    《谷梁传·僖公十五年》流:播。卑:低下。品德纯厚的留下美名,品德浅薄的留下恶名。
    ●苟无济代心,独善亦何益!
    唐·李白《赠韦秘书干春》如果没有匡济时代的雄心,即使个人的品德修养再好,于国家并无好处。
    ●不修其身,虽君子而为小人。
    宋·欧阳修《答李诩第二书》不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,虽是有文化素养的人,也会变成品格低下。
    ●才出于学,器出于养。
    清·赵尔巽《清史稿》才能出于学问,器度出于修养。
    ●人之立身,所贵者惟在德行,何必要论富贵?
    唐·吴兢《贞观政要·教诫太子诸王第十一》惟:仅。做人最可贵的是德行,而不是金钱地位。
    ●修之至极,何谤不息。
    唐·张九龄《上姚令公书》个人的道德修养到了完美的境地,一切毁谤都将自行止息。
    ●根浅则末短,本伤则枝枯。
    《淮南子·缪称训》末:树梢。本:草木的根或茎干。伤:损伤。比喻做事打好基础的重要性。
    ●人亦有言:“颠沛之揭,枝叶未有害,本实先拨。
    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古人说过:“树木倒地以后,根部翻出了,枝叶虽然没有受损害,但树根已坏。”颠沛,此指跌倒。揭,高举。拨:此是“败”的假借字
    ●源浚者流长,根深者叶茂。
    唐·张说《起义堂颂》源头经过疏浚,河水会流得很远;树根扎得深,叶子就会长得茂盛。喻凡事都应从根本做起。
    ●根之茂者其实遂,膏之沃者其光晔。
    唐·韩愈《答李翊书》遂:饱满。晔:同“烨”,火光明亮悦目。根柢壮茂的树果实就结得饱满,土壤肥沃的土其光泽就明亮悦目。
    ●白玉度尺,虽有十仞之土,不能掩其光;良珠度寸,虽有百仞之水,不能掩其辉。
   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度(duó):计算,量度。仞(rèn):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。掩:遮盖,遮蔽。比喻道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,总不会被埋没。
    ●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,金到足色方是精。
    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 纯乎天理:做事都能按天理运行的法则。圣:圣人,此指杰出的人。足色:纯金。精:指纯金。做人和研习学问,永无止境。
    ●珠藏泽自媚,玉幅山含辉,此涵养之重要。
    明·薛瑄《薛子论道·中篇》蕴藏珍珠的水泽自然美好,蕴藏宝玉的山隐含着光采。说明个人的修养非常重要。
    ●蕴辉珠处渊,含英金在矿。
    清·李果《示两儿》深渊里的珍珠蕴藏着光泽,矿石中的黄金焕发着光采。
    石韫玉而山辉,水怀珠而川媚。
    晋·陆机《文赋》谓矿石中藏着宝玉,山岭就倍增光辉;水中有着珍珠,川流将更加媚人
    ●山藏异宝山含秀,沙存黄金沙放光。
   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四十 山岭上藏着奇珍异宝,山岭就非常秀丽;矿沙存在着黄金,矿沙就放出光采。
    ●山无本必枯,水无源必竭。
   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8回 本:指树木。源:源泉。
    ●神仙本是凡人做,只为凡人不肯修。
   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李道人独步云门》凡人:普通的人。修:指自身品德的修养。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修养成为高尚圣洁的人。
    ●德与年俱进,如日升月恒。
    明·归有光《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(代)》德行随年岁的增长不断进步,好象太阳升起月亮放光一样。
    《三国志·魏书·王昶传》御寒最好的是厚皮衣,消除毁谤最好的是加强自我道德修养。
    ●珠莹则尘埃不能附,性明而情欲不能染也。
    北朝·北齐·刘昼《防欲》珍珠晶莹明亮,尘埃就不能沾上去,人的品性高尚,就不会沾染坏的习惯。
    ●德有所长,而形有所忘。
    《庄子·德充符》德:道德。形:形貌。
    ●修道虽无人见,存心自有天知。
    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修道:指个人在思想修养方面的锻炼。自有天知:古人以为老天是有意志的。
    ●治外物易,治己身难。
    唐·林慎思《伸蒙子·治难》管理外部的事物是不难的,难的是对自己的管理。
    ●德比于上,欲比于下。
    汉·荀悦《申鉴·杂言下》德行要与标准高的人相比,利欲要与要求低的人相比。
    ●德,福之基也。
    《国语·晋语六》德行是幸福的基础。
    ●君子怀德,小人怀土。
    《论语·里仁》怀:关心。德:道德。土:田地。君子关心的是道德,小人溺其所处之安。
    ●平生德义人间诵,身后何劳更立碑。
    唐·徐夤《经故翰林杨左丞池亭》德义:品德义行。诵:称述。身后:死的讳称。好的品德义行,后人总不会忘记。
    ●以德分人谓之圣,以财分人谓之贤。
    《庄子·徐无鬼》分:给与。圣、贤:同指德行好的人,而圣人高于贤人。以仁德施分给人可称为圣人,以钱财分赠给可称为贤人。
    ●温良者,仁之本也,敬慎者,仁之地也。宽裕者,仁之作也。
    《礼记·儒行》温良是人的根本,恭敬和谨慎是仁的基础,宽裕是仁的开始。
    ●宝己以德,毋宝珠玉。
   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宝:珍爱。德:品德。要珍惜自己的品德,不要只珍爱珍珠玉石等宝物。
    ●崇道而忘势,行义而忘利,修德而忘名。
    宋·苏轼《文与可字说》推崇圣哲的道义而忘掉权势,实行仁义而忘记私利,修养道德而忘去名位。
    ●立人之道,曰仁与义。
    《周易·说卦》用正道去树立别人,就是仁和义。
    礼义廉耻,士君子居身之本系焉。
    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上》谓崇礼、行义、廉洁、知耻,是立身的根本。
    ●令名,德之舆也。德,国家之基也。
    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美名,是德的车轿;道德,是国家的基础。
    众人重利,廉士重名,贤士尚志,圣人贵精。
    《庄子·刻意》一般的人重视利益,清廉的人注重名声,贤良的人崇尚志趣,杰出的人重在思虑精深。
    世济其美,不陨其名。
    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后世承前世之美,不败坏前世之名。
    高名塞于宇宙,盛业光于天壤。
    《隋书》崇高的名望天下知闻,显赫的功业辉映于天地。
    ●及时立功德,身后犹光明。
    唐·刘驾《励志》及时建树功业和德政,死后美名就传扬不灭。
    ●自顾行如何,毁誉安足论。
    唐·白居易《续座右铭》 只须自己注意到品行端正,别人的毁谤或称赞不必去计较。
    ●有麝自然香,何必当风立。
    清·杜文澜《古谣谚》卷五十 比喻有本事有实绩不必吹嘘,别人也会知道。
    ●凡夫爱命,达士殉名。
    三国·魏·曹植《任城王诔》 凡庸的人顾惜自己的性命,通达事理的人却勇于为保全名节而牺牲。
    ●上士忘名,中士立名,下士窃名。
    北朝·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名实篇》 上等士人忘记个人的声名,中等士人树立个人的声名,下等士人窃取美好的声名。
    ●老冉冉其将至兮,恐修名之不立。
    战国·楚·屈原《离骚》 冉冉:渐渐。修名:美名。感叹年岁渐老还没有为国家作出贡献。
    ●剑之锷,砥之而光;人之名,砥之而扬。
    唐·舒元舆《贻诸第砥石命》 锷(è):刀剑的刃。磔(dǐ):细的磨刀石。此指砥砺,磨练。比喻人的美名要经磨砺才能传扬。
    ●论久而后公,名久而后定。
    宋·陆游《何君墓表》 论:评论。公:公正。 名:名声。 定:确定。时间的积淀长些,人们的评论才会趋于公正,名声也才能最后确定。
    ●生无一日之欢,死有万世之名
    《列子·杨朱》 在世时没有一天的欢乐,死后却世代传美名。
    ●千里传声,万里传名。
    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 美名比声音传播得更广远。
    ●身与草木俱朽,声与日月并彰。
    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 身:人的躯体。朽:腐朽。声:名声,声誉。 彰:显扬,显著。 人虽死了,而声名却长存。
    ●成功于一时,重业于万世。
    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 垂:传下去,传留后世。成功是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取得的,但声名业绩却世代相传。
    ●悠悠百世后,英名擅八区。
    晋·左思《咏史》 悠悠:长远貌。英名擅八区:擅,扬,意谓英名传扬全国广大地区。
    ●名闻海内,威震天下。
   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威震天下:威望震动天下。
    ●贪夫殉财兮,烈士殉名。
    《史记·贾谊传》 有贪欲的人为了钱财而死。志在建功立业的人为了荣誉而勇于牺牲自己。
    ●功列光于四海,仁风行于千载。
    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功勋业绩闻名天下,仁政之风世代相传。
    ●与天地兮同寿,与日月兮同光。
    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涉江》 与天地一样久长,同日月一样光辉。
    ●奋名于百代之前,而流誉于千载之后。
    三国·魏·桓范《序作》 奋名:为获得好名声而奋斗流誉:传扬声名。
    ●立千载之功,建万世之安
    《汉书·陈汤传》载(zǎi):年。 世:代。 安:安宁,安定。立下大功,世代安居乐业
    ●名节重泰山,利欲轻鸿毛。
    明·于谦《无题》 谓声名,节操比泰山还重,私利欲望比鸿毛还轻。
    高名千载留。
    南朝·梁·萧纲《登琴台》 美好的声名,千年百载留传。
    ●尽功于竹帛,流音于管弦。
    《后汉书·邓皇后纪》 功勋载入史册,并被弦歌赞颂。竹帛:史书。古人在竹简、绢帛上记事。流音:指美好的品德和声名。
    ●德音流千里,功名重泰山。
    《后汉书》德音: 好的德行和声誉。功名:功业和声名。好的德行和声誉远扬千里,功业和声名比泰山还要重。
    ●功名著于鼎钟,名称垂于竹帛。
    《三国志》 著:显出。鼎钟:古铜器之称,上面铭刻文字,或表彰功德,或记事。竹帛,竹筒和白绢,古代供书写之用。功绩和声名都被史书收录。
    ●威动天地,声慑四海。
    淮南子·氾论训》 威:威名,威势。慑(shè):恐惧,害怕,引申作镇服。比喻威望极高,声名极大。
    ●人生芳秽有千载,世上荣枯无百年。
    宋·谢枋得《和曹东谷韵》 芳:芳香,喻美好的名声或德行。秽:鄙贱邪恶的行为和名声。荣枯:喻政治上的得志和失意。
    ●得失一朝,而荣辱千载。
    《后汉书·荀悦列传》一时的得失关系到身后的长久荣辱。
    ●千载之勋,一朝可立。
    南朝·后魏·许谦《遗杨佛嵩书》 把握好机遇,可以建立不朽功勋。
    ●留得声名万古香。
    宋·文天祥《沁园春》 万古香:千年万代都赞颂备至。香:名声的美好。留下美好的名声,万古流芳。
    ●丈夫垂名动万年。
    唐·杜甫《赤霄行》 丈夫:指“大丈夫”,泛指有大志、有作为、有气节的男子。垂名:名声留传。大丈夫要建功立业流芳百世。
    ●其人虽已没,千载有余情。
    晋·陶渊明《咏荆轲》荆轲虽然死去,但千载以后他的英侠义举仍长留在人们心中。
    ●人患志之不立,亦何忧令名不彰邪?
   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 患:忧虑。令名:好名声。彰:明显。只怕不立志,不怕无声誉。
    ●根深而枝叶茂,行久而名誉远。
    汉·徐干《中论》 谓长期砥砺志行,名誉便传扬开去。
    ●君子虽殒,善名不灭。
    唐·武则天《臣轨下·诚信》 有德行和知识的人虽然死了,但美好的声音却不会消失。
    ●官达者,才未必当其位,;誉美者,实未必副其名。
   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博喻》官运亨通的人不一定称职,名誉很高的人,名实不一定相符。
    ●盛名之下难为居。
    《新唐书·官琯赞》 居:居住,引申为做人。
    ●溺私利者则伤名。
    唐·李延寿《晋史》 沉溺于私利的人有损自己的声名。
    ●身没声名在,多应万古流。
    唐·贾岛《哭孟郊》 没(mò):死亡。人死了,而声名犹存。
    ●事业功德,老而益明,死而益光。
    唐·韩愈《上考功崔虞部书》 功:功劳。德:德行。益:更加。明:光大,卓著。 光:光荣。
    ●古人日以远,青史字不泯。
    唐·杜甫《赠郑十八贲》 青史:史书。古人在竹简上记事,故称。泯(mǐn):灭。谓人已死去很久,但名字在史册长存。
    ●名终埋不得,骨任朽何妨!
    五代·裴谐《经杜甫坟》 声名是埋没不了的,人死骨腐有什么要紧。
    《五代史·王彦章传》 皮:珍贵的皮毛。名:美好的名声。为人应留下好的声名。
    ●但忧死无闻,功不挂青史。
    宋·陆游《投梁参政》 青史:古代在竹简上记事,因称史书为青史。为人要建功立名。
    ●邪正古来观大节,是非死后有公论。
    宋·陆游《观史》 大节:重大的节操。公论:公正的评论。
    ●去国一身轻似叶,高名千古重于山。
    宋·李师中《送唐子方之贬所》去国:离开朝廷不作官。高名:高尚名节。
    ●盖棺公论定,不泯是人心。
    宋·李曾伯《挽史鲁公》 盖棺公论定:指史鲁公死后,对他一生的全部表现作出结论。盖棺,盖上棺盖。泯:消灭。泯灭。
    ●男子须流芳百世。
    宋·刘克庄《次韵徐守宴新进士》流芳百世:形容美名长远流传。
    ●骨朽人间论自公。
    宋·陆游《落魄》论:对死者的一生所作所为作出结论。公:公平,公道。
    ●功业逐日以新,名声随风而流。
    唐·韩愈《与凤翔邢尚书》 功名业绩不断发展,名气声誉传播四方。
    ●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
    宋·范仲淹《严先生祠堂记》 苍苍:深青色。泱泱:深广貌。风:风范。赞美严子陵的高洁品行。
    ●生有闻于当时,死有传于后。
    宋·王安石《祭欧阳文忠公文》 闻:出名,有名望。在世时有威望,死后留声名。
    ●生则有涯,死宜不泯。
    宋·范仲淹《东染院史种君墓志铭》 泯:消灭,泯灭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而声名不能泯灭。
    ●所守者道义,所行者忠信,所惜者名节。
    宋·欧阳修《朋党论》 守:遵守。行:实行。惜:珍惜。
    ●劝君不用镌顽石,路上行人口似碑。
    宋·普济《五灯会元》 镌(juān):刻。德行高洁,自然声名留传。
    ●大夫忠烈后,高义金石贯。
    宋·苏轼《徐夜病中赠段屯田》 大夫:古代指任官职者。高义金石贯:金,钟鼎;石,丰碑。意谓高风亮节铸在钟鼎,刻在丰碑。
    ●所不朽者,垂万世后,孰谓公死,凛凛如生。
    《宋史·辛弃疾传》 不朽:不会磨灭。垂:流传。孰:谁。凛凛如生:气势威严,好象健在一样。凛凛:严肃,可敬畏的样子。
    ●功勋人丹青,名迹万世香。
    宋·苏舜钦《舟中感怀寄馆中诸君》丹青:古代丹册纪勋,青史纪事,丹青犹言史籍。名迹:名声事迹。功勋载入史书,声名世代留传。
    ●百年身世酣歌里,千古功名感慨中。
    宋·陆游《三月一日府宴学射山》 虽一生在优游佚乐中度过,但千古功名未立,不胜感慨系之。功名标示于史书上,长久传扬。
    ●人咸乐乎生,而愧于苟生;人咸恶乎死,而尚于有名。
    明·宋濂《周君墓铭》 人们都乐于活着,但以苟且偷生为耻;人们都不想死去,但以殉名取义为荣。
    ●秦淮水逝,迹往名留。
    清·汪中《经旧苑吊马守贞文》逝:流逝。往:消失。
    ●声名留落天地间。
    明·方孝孺《吊李白》 声望和英名留传于天地之间。
    ●富贵一时,名节千古。
    《明史·赵光抃传》 人生的富贵是短时间的,而声名节操却长久流传。
    ●身后的惠泽,要流得长。
    明·洪自诚《菜根谭》 惠泽:给人的好处恩德。人死后要留下美德声名。
    ●忠心正气,千古不磨
    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 一个人的忠诚无私之心和刚正之气,千秋万代也不磨灭。
    ●人生富贵驹过隙,唯有荣名寿金石。
    清·顾炎武《秋风行》 驹:指白驹,即日影。人生的富贵荣华就象白驹过隙,瞬间即逝;唯有荣誉声名却象坚硬的金石,永远留存。
    ●重如泰山轻鸿羽,流芳遗臭俱千古。
    清·缪钟渭《纪大东沟战事吊总兵世昌》 人的价值有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的,有的流芳千古,有的遗臭万年。
    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河万古流。
    唐·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 你们这些(嘲弄诗人)的人早已声名俱灭,他们的成就却象江河一样,流传千秋万代。今也喻英才万古流芳。
    ●既不能流芳百世,亦不足复遗臭万载
   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 既然不能给后世留个好名声,也不可给后世留个坏名声。
    ●何谓四维?一曰礼,二曰义,三曰廉,四曰耻。
    《管子·牧民》 维:纲。 礼:礼法。 义:正义。 廉:廉洁不贪,品行方正。 耻:羞愧之心。 谓礼、义、廉、耻是治国的四纲。
    ●仁义礼善之于人也,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,多有之者富,少有之者贫,至无有者穷。
    《荀子·大略》 仁义礼善: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道德规范。 辟:同“譬”,比喻。 谓仁义礼善这一整套道德规范应为全社会一体遵从。
    ●人之有礼,犹鱼之有水也。
   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讥惑》 比喻礼仪对于人的重要。
    ●天地者生之本也,先祖者类之本也,君师者治之本也。……是礼三本也。
    《荀子·礼论》 天地是生命之本源,祖先是我们的本源,君师是政治的根本。……因此,这(事天地,尊祖先,敬君师)是礼的三大根本。
    《论语·泰伯》 葸(xǐ)畏惧。 绞:说话尖刻、刺人。 一味恭敬而不用礼来作指导就会疲劳,小心谨慎而不用礼来作指导就会畏惧,勇敢无畏而不用礼来作指导就会作乱,心直口快而不用礼来作指导就会尖刻。
    ●礼身之斡也,敬身之基也。
    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 礼:泛指古代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。 敬:戒慎,不怠慢。 礼和敬是立身处世的根基。
    ●礼,与其奢也,宁俭
    《论语·八佾》 奢:奢侈,讲排场。 俭:节俭。 举行礼仪,宁可节俭,不可奢华。
    ●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。
    《论语·雍也》 谓君子广博地学习典籍,并用礼来约束自己。
    ●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
    《论语·颜渊》 礼:儒学家学说中约束人的思想行动、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礼节和道德。 谓不合于礼节和道德的东西不看,不合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听,不合于礼节和道德的话不谈,不合于礼节和道德的事不做。
    ●礼之用,和为贵。
    《论语·学而》 礼仪的应用,以和顺为可贵。
    克己复礼为仁。
    《论语·颜渊》 克制自己,使言行合于礼,这就是仁。
    ●圣人以礼示之,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。
    《礼记·礼运》 谓圣人用礼仪来教化天下。
    ●礼尚往来,往而不来,非礼也;来而不往,亦非礼也。
    《礼记·曲礼上》 礼:礼节。 尚:注重。 在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。也指互相对等的行为。
    ●乐所以修内也,礼所以修外也。
    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 修内:自身的修养。 修外:处理好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修养。以音乐来陶冶自己的性情,用礼制来协调人与人的关系。
    ●忠信,礼之本也;义理,礼之文也。
    《礼记·礼器》 本:关键。 文:文彩,形式。 忠诚守信是礼的关键,经义名理是礼的形式。
    ●大乐必易,大礼必简。
    《礼记·乐记》 大乐大礼都简易而不铺张。
    ●和宁,礼之用也。
    《礼记·燕义》 与诸侯国和好安宁,这是礼仪的实际应用。
    ●乾坤覆载,以人为贵;立身处世,以礼仪为本。
    晋·无名氏《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序》 乾坤:天地。
    ●人而无仪,不死何为?
    《诗经·鄘风·相鼠》 仪:威仪,严肃态度、端庄行为。 何为:即“为何”的倒文。
    ●以礼为翼者,所以行于世也。
    《庄子·大宗师》 礼:礼仪。 行:通行。
    ●君子不失足于人,不失色于人,不失口于人。
    《礼记·表记》 失足:举止不慎重。 失色:对人容貌不庄重。 失口:言谈不当。 君子待人,举止慎重,庄重有礼,言谈得当。
    ●乐行而志清,礼修而行成。
    《荀子·乐论》 志清:志气清正。 行成:行动有结果。
    ●绳者直之至,衡者平之至,规矩者方圆之至,礼者人道之极也。
    《荀子·礼论》 至:最。 极:顶端。 谓墨线是取直的标准,衡器是取平的标准,规矩是取方圆的标准,礼是人道的标准。
    ●服美动目,行美动神。
    晋·裴頠《女史箴》 服:衣装服饰。 行:行为。 动目:引人注目。 支神:感动人心。 衣装服饰华美只能使人注目,行为美好才能令人敬重。
    ●礼让一寸,得礼一尺。
    三国·魏·曹操《礼让令》 你礼让别人一寸,别人就会礼让你一尺。
    ●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。
   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大行、大礼:指大事。 细谨、小让:指小节。 干大事业、顾大局的人,不必拘泥和顾及小节。
    ●温故而知新,敦厚而崇礼。
    《礼记·中庸》 温习过去学过的,可增长知识;笃实诚厚,是用来尊奉礼仪的。
    ●人不徒贵俭,而贵不礼。
    晋·程本《子华子》 徒:只 谓人不仅只注重节俭,还要注重礼节。
    ●杀人可恕,无礼难容。
    宋·晋济《五灯会元》 杀人有时尚可宽恕,不合礼教倒是不能容忍的。
    ●人有礼则生,无礼则死。
    宋·司马光《易说》 形容人生中礼仪的极端重要。
    ●礼之至者无文,哀之深者无节。
    宋·苏轼《赐文武百寮太师傅已下上第一表清举乐不允批答》 至:极,最。 文:此指礼节仪式。 节:法度。 最高的礼节没有一定的仪式,最深重的哀悼没有一定的法度。
    ●礼贵从宜,事难泥古。
    宋·王安石《乞皇帝御正殿复常膳表》 从宜:遵从适当。 宜:适合,适当。 泥古:拘泥于古制。 礼制最可宝贵的是适合时代的需要,做事不可拘泥于古制。
    ●礼有经、亦有权。
   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回 礼节有常规的,也要有变通。
    ●贫者不以货财为礼。
    《礼记·曲礼上》 穷人送的礼,不能用金钱的价值来衡量。
    ●物薄而情厚。
    《小学·善行》 物虽然微薄但带着深厚的情意。
    ●千里送鹅毛,礼轻人意重
    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 形容礼物虽微不足道,却表明情意深重。
    ●礼虽纯为天理之节文,而必寓于人欲以见。
    清·王夫之《读四书大全说》 谓礼仪虽然纯粹属于天道法则的一种形式,但应该贯串于人生的追求过程中。
    ●老不拘礼,病不拘礼。
   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 老年人和病人不必拘泥礼节。
    ●将求于人,则先下之,礼之善物也。
   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 将要对别人有所求,就首先要谦恭自抑,这在礼节上是善于处理事物。
    ●礼下于人,必有所求。
    宋·佚名《名贤集》 在礼节上降抑自己的身分去待人,一定是对人有所祈求。
    ●与人以实,虽疏必密;与人以虚,虽戚必疏。
   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 实:忠诚老实。 虚:虚情假意。 谓待人诚实,疏远的人也会亲近你;待人虚伪,亲友也会疏远你。
    ●结交接物,恭而有礼。
    《晋书·杜预传》 接物:与人交际。 待人接物,谦恭而有礼貌。
    ●凡事谦恭,不得尚气凌人,自取耻辱。
    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学五·教人》 尚气凌人:骄横傲慢,气势逼人。
    ●以谦接物者强,以善自卫者良。
    宋·林逋《省心录》 用谦逊的态度待人接物的,是强有力的人;用与人为善的态度进行自卫的,是贤良之士。
    ●在家不会迎宾客,出外方知少主人。
    明·佚名《增广昔时贤文》 在家里不懂得热情待客,出门就缺少热情接待自己的东道主。
    ●人恶礼不恶。
   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80回 谓别人不以礼待我,我仍以礼待他。
    ●人好刚,我以柔胜之;人用术,我以诚感之;人使气,我以理屈之。
    清·金缨《格言联璧·接物》 别人以刚强的办法,我以柔和的办法战胜他;别人使用权术,我以诚实的态度感化他;别人动气了,我以道理使他折服。
    ●受人滴水之恩,必当涌泉之报。
    清·史襄哉《中华谚海》 涌泉之报:指报答别人的恩德倍加丰厚。 涌泉:地下奔涌而出的泉水。
    ●礼闻来学,不闻往教。
    《礼记·曲礼上》 愿学者来,故礼只听说来学。不愿来学,虽教无益,故不闻往教。